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乘“数”而上,古城焕新气… 
4 苏州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 
4 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 
4 深刻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 
4 全球首创!我国成功研制世… 
4 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 
4 “小体量”释放新质“大… 
4 “国字号”托起建湖先进… 
4 全面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4 上海启动人形机器人数据…
  法律法规 更多..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知识产权局印发…
威孚力达:技术创新引领,“跑”在市场前面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2132      更新时间:2018-05-24

    汽车催化净化器,是把有毒有害的尾气“转化”,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装置。无锡威孚力达的主打产品,正是这个平时你在开车时极少注意的装置。

威孚力达的前身是一家军转民企业,1998年重组,以汽车、摩托车、非道路机械尾气处理、工业废气净化为主导产业,短短20年,已经成长为催化净化器领域的行业冠军企业,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尾气后处理产品的重要供应商。

汽车后处理行业,在威孚“崛起”之前,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2000年,是这一行业的重要节点。随着“国一”排放标准出台实施,中国民营企业开始进军汽车行业,汽车后处理行业也迎来重要发展时机。

“环保法规的出台、市场的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市场空间。”威孚力达总经理王家明回忆说,当年,汽车后处理行业曾一下涌出100多家企业。然而,几年过去,后处理企业大多“关门大吉”了。原来,汽车后处理这一行业,看着不起眼,但技术要求非常高,加之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像其原料里要用到比黄金还贵的铂系金属,成本很高,导致整体产业利润率并不高。

大浪淘沙,逆势突围。2002年,威孚力达全年销售只有2000万元左右,到2005年已突破5000万元。如何能够“存活”下来并进入良性发展?在王家明看来,威孚力达身上,有一些显著的特质和标签——

首先,其前身是一家军转民企业,在元老们的带动下,员工有天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怕吃苦,也愿意与国外同行竞争。王家明回忆说,当年参加行业展会,几乎都是“老外”掌握话语权。打破国外同行垄断,成为所有威孚人的共同目标。

其次,这是一家环保企业,在环境压力下,我国对于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步履匆匆。1999年出台“国一”,2000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升到“国五”。威孚力达的产品,也随之实现快速更新换代。

最主要的,这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王家明本身就是研究所出身,格外重视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威孚1700多名员工中,技术开发人员达4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100多人,还鼓励技术开发人员到对口高校在职再深造。公司先后参与“国家重大专项”24项,设有专家委员会,委员会主任贺泓去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技术领域,公司不遗余力舍得投入。一个例子可见投入力度:在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只有1个亿的情况下,2006年便斥资1200万元建立汽车排放转毂实验室。这种实验室连国内整车企业都没有。走进威孚力达的技术研发中心,各种设备琳琅满目。中心负责人李东晗自豪地说,微观实验最体现技术,而这,正是威孚最强的地方。

威孚力达有多强?在催化剂领域,车用三元催化剂研发难度最大,威孚力达正是国内首家也是最大的车用三元催化剂生产商。如今,威孚力达已与所有汽车自主品牌达成合作,并且已经敲开外资企业的大门。2015年,公司销售达到20亿元,并以每年10亿元的速度在增长。

“我们获取一个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也就是3年,所以要不断推陈出新。必须要有过硬的平台技术,满足不断提升的新‘国标’。同时,汽车后处理行业属于‘实验科学’范畴,每个车型不同,尾气排放特性不同,催化剂的配方也不同,都要单独做实验,实现‘一车一方’。一言以蔽之:与市场赛跑,一直跑在市场前面。”王家明说。

付 奇

专家点评: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如何抢占市场“先机”?威孚力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给出了成功的示范。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强企之路,通过自主创新,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尾气后处理核心技术,才使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翻看威孚力达的成长历程,公司不断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大科研硬件投入,成立各类科研平台,这些成为不断攻克各项技术难题的根本保证。而近年来通过承担尾气后处理领域内几乎所有的国家重点项目,起草、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也为企业树立了技术品牌。

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迅速强化技术实力,加快抢占产品技术,才能不断适应更新换代的产品需求,永远“跑”在市场的前面。

石 奇(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