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SEMI-e 第六届深圳国际半… 
4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加快… 
4 全国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 
4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 
4 盐都向“新”而行,工业强… 
4 链群融合,这里的机器人格… 
4 年销量超万台,人形机器人…
4 CIHS2024招展有序 招商精…
4 江苏开展“高级蓝领”技…
4 三月末我省民营企业用工…
  法律法规 更多..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淮安以研发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内容来源:江苏经济部      浏览次数:145      更新时间:2024-03-20

当前,淮安正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科技现代化是其重要内容、内在动力和可靠支撑。全市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

如何激发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新机遇下,淮安与万千企业一起聚焦“创新”,在产业赛道上积蓄未来发展势能,加快产业链升级,打造创新生态沃土,不断厚植产业土壤,创“新”提“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该市给予研发投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财政奖补。近三年,市县两级财政为约600家(次)企业发放近15亿元补贴。

淮安科技企业的研发实力不断壮大。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市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2023年,规上企业填报研发支出118.04亿元,同比增加21.64亿元,年均增长22.9%,新增有研发活动的企业187家,新增研发重点企业66家,全市规上企业中共有678家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费用。企业培育成效明显,规上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动态全覆盖,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2家,其中省级6家。2023年该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768家、1720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32.2%、81.4%。

良好的创新生态催生了前沿创新成果,创新策源力不断提升。2023年,淮安市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2.92%,获评创新型企业73家。获得研发奖补的企业共研发出国内领先技术24项,其中17项为国内首创,打破行业垄断技术13项,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9项。申请专利597件,授权专利505件。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淮安分中心揭牌运营,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落地启用。新引进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级实验室3家,实现历史性突破。金湖(南京)协同创新中心、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科创飞地”,全省仅6家。全年技术交易登记额超170亿元,同比增长11.2%。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淮安市围绕培育创新沃土,积极打造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推动传统生产力更快向新质生产力跃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淮安市建立人才工作专班工作机制,开展科技人才和研发人员需求调研,组织走进知名高校人才对接活动。定期举办人才工作讲堂,邀请专家领导赴淮开展人才工作专题培训,提升市、县科技部门工作能力。同时,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技术对接活动,引进大院名校专家团队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推动科技副总、“科技镇长团”和电子信息产业团等人才队伍融入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组织举办科技型企业家培训,锻造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加快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贯通融合,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以人才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北部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淮安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表示。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