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乘“数”而上,古城焕新气… 
4 苏州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 
4 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 
4 深刻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 
4 全球首创!我国成功研制世…
4 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
4 “小体量”释放新质“大…
4 “国字号”托起建湖先进…
4 全面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4 上海启动人形机器人数据…
  法律法规 更多..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知识产权局印发…
推进新型工业化 赋能江苏新实践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448      更新时间:2022-1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效贯彻中央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过去十年中,江苏省以占全国1.1%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以年均1.7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4%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432元增加到了47498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6∶1。迈上新征程,江苏要跟上世界产业发展的步伐,还要坚持推动“实业兴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观念创新,要充分认识新技术新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支撑。创新是产业升级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原始创新的价值不断放大,甚至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江苏是能源消耗大省,自2010年以来,江苏从现有产业基础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出发,谋划布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廓清了江苏产业不断往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着力破解“重化围江”突出问题,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万家,关闭退出4739家安全环保不达标、低端低效化工生产企业。同时,江苏新产业基础和能力使其有可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机会。

然而在产业链分工中,一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新产业的萌生与壮大,都需要建立新的规则与之配套,而几乎所有规则的调整都是权力和利益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要求观念创新。新技术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旧规则约束带来的挑战,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突破思想束缚,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赋能,提高产业能力。

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把知识转化成商业价值,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2—2021年,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年增长率达到了11.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6.1%。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数字经济高速发展。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9.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16%。

江苏在关键高技术领域上还存在较强依赖性,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依靠进口。要改变这种窘境,需要加快江苏产业升级速度,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上游甚至顶端攀升。一是通过满足城市公共项目的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产业与城市之间耦合联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江苏源头创新赋能。二是重点支持重大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攻关,同时也要支持补充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技术,通过“补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前沿科技、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三是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重点扶持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企业,增强创新引领力和产业生态主导力。四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向智能制造业,加工与服务、制作与研发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五是进一步开发开放自贸区,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服务贸易,打通片区政策“梗阻”,明确不同自贸片区的功能划分。同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推进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立健全新开放格局的产业政策。构建亲创新、亲技术、亲产业、亲市场的制度体系,开展市场准入、产权制度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一是探索完善产权制度,明晰新技术新产业的产权,建立有利于产权流动和交换的制度,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推进准入制度、监管制度、竞争制度、税费制度改革,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三是改革产业监管体制,区分不同行业的监管特点,探索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廓清监管机构的职能,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产业监管水平和能力,形成科学监管、主动监管。四是破除垄断,尤其是投资领域政策性垄断,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将竞争性作为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五是既重视发展重点产业,也注重保护幼稚产业,补充产业链之短板,同时尽可能减少压缩无偿支持企业的规模,注重解决产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和产业安全问题。六是完善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保持产业用地尤其是制造业用地的相对低成本,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推动现有产业园区转型;探索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放宽自贸区高层次和紧缺外籍专业人才限制性条件。七是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探索构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

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江苏要发挥好自己技术与产业优势,努力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